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公路、铁路等交通事业,以及水利工程建设。在这些工程的建设中,总有一些特殊的地方,如山坡、山体等需要加固和保护,以保证这些国家建设的安全稳定发展。对于边坡防护网的设置,目前参考标准是《铁路行业标准》(TB/t3089-2004)和《公路行业标准》(JT/t528-2004),但其中存在许多未知数。因此,有必要在施工前召开专题会议,明确应用标准和未知数的处理方法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:
一、施工要求
1、主动防护网主要依靠锚杆受力。相关规范规定,锚杆长度为2.0-3.0m,锚杆拔出力不小于50kN。然而,施工实践证明,锚杆的拔出并不能准确解释锚杆的施工质量。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无损检测方法,并对螺栓密度作出相应规定。实践证明,边坡锚杆密度以75%-90%为最佳,如果边坡中有系统的随机锚杆支护,可以尽量采用边坡防护锚杆,既可以节省工程量,又可以提高整体应力。
2、主动防护网采用镀锌网,长期防锈效果好,但锚杆的防锈措施不高。锚杆应加强防锈处理,以延长其整体使用寿命。
3、在现场施工中,为了节省网片数量,局部岩石的凸凹部分不靠近坡面,当空隙较大时,防护网片的效果大大降低。建议明确防护网与岩石的距离,一般小于0.5~1.0m。
4、在边坡治理被动防护网的施工中,主要讨论的是钢柱基础和锚索的布置。设计人员在2.0m深的人工切割不能满足锚固要求,钢柱基础和锚索锚定必须在岩石上。但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较差或覆盖层较厚,建议对局部达不到基岩的部位适当开挖,以提高稳定性,增加混凝土基层和锚索锚固深度。
二、 验收
由于安装后没有相应的验收规范,现场施工也没有验收评定表,根据现场施工要求,建议主动防护网的主要验收项目为拉网锚的施工质量,保护网的缝线质量、防护网与岩石表面的距离、锚垫层等;被动防护网的主要验收项目为钢柱基础施工质量、防护网缝线、拉绳索钢柱偏转角。
柔性护坡网体系具有很高的柔性和强度,更适合抵抗集中荷载和高冲击荷载。系统建成后,对环境干扰小,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地形植被,同时进行人工绿化。